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观察 > 正文

欧美啤酒行业发展(欧美啤酒行业发展趋势)

2024-06-15 16429 0 评论 行业观察


  

本文目录

  

  1. 世界10大名牌啤酒
  2. 小企业应该怎样发展
  3. 啤酒为什么会大涨

1、1百威(世界上最大的啤酒酿造商之一)美国

  

2、2嘉士伯(世界十大啤酒品牌,行业标志性品牌)丹麦

  

3、3贝克(16世纪的德国不来梅古城,跨国大型企业)德国

  

4、4喜力(又名海尼根,荷兰啤酒,于1863年阿姆斯特丹创立,),喜利得(中国)

  

5、5科罗娜(1925年墨西哥,全球第五大品牌,世界十大啤酒品牌)

  

6、6安贝夫(创立于1948年巴西,世界十大啤酒厂商之一)

  

7、7南非啤酒(于1895年约翰内斯堡,世界著名酿酒厂商,全球第二大啤酒厂)

  

8、8美乐(美国第二大啤酒品牌,成立于1855年,世界十大啤酒品牌)

  

9、9麒麟(日本三大啤酒公司之一,成立于1907年,世界十大啤酒品牌,)

  

10、10朝日(日本前三大啤酒品牌,1889年,世界十大啤酒品牌)

  

11、啤酒是以小麦芽和大麦芽为主要原料,并加啤酒花,经过液态糊化和糖化,再经过液态发酵而酿制成的。其酒精含量较低,含有二氧化碳,富有营养。

  

12、它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低分子糖、无机盐和各种酶。这些营养成分人体容易吸收利用。啤酒中的低分子糖和氨基酸很易被消化吸收,在体内产生大量热能,因此往往啤酒被人们称为“液体面包”。

  

13、1L12°Bx的啤酒,可产生3 344kJ热量,相当于3~5个鸡蛋或210g面包所产生热量。一个轻体力劳动者,如果一天能饮用1L啤酒,即可获得所需热量的三分之一。

  

这点非常重要,任何项目任何行业都不是三天两天可以摸透的,不要把一个行业想得太简单,相关的行业经验非常重要,如果你对某个领域不熟悉,无论别人赚多少钱都不要去跟风,你跟风可能就是做别人的垫脚石。

  

不要一味的觉得自己真的很能干,似乎什么东西自己都清楚,其实一个人的优势和特长是有限的,并且常常被自己欺骗,你要客观评价自己,就要主要让你的朋友亲人告诉你你性格外向还是内向?是否吃苦?是否放得下面子?是否有良好的表达能力?是否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是否适合独立做事?适合有依赖性?是否是个乐观的人?是否有很强的自控力?等等。只有把这些调查清楚了,才明白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3、不要做高新技术和市场不成熟的行业

  

这些行业往往看起来利润可观,实际上门槛也很高,小本创业没有资本支持难以坚持那么久等到成功。

  

小本创业千万不要合伙(亲人除外),理论上讲团队精神也好,合作也好,都是听起来有道理,小本创业无须合作,最好是自己单独做,否则,你的很多精力都会花在业务之外的地方。这点听起来似乎是错的,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是正确的。你情愿雇员工不要合伙。

  

创业点子及策划只是一个短暂的过程,之后就是毫无生趣的执行阶段,这个阶段根本不是你想象中的充满乐趣和挑战的事情,相反,都是非常烦琐的事情,需要坚持不泄的去做。

  

这点也很重要,创业其实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是你一家人的事情,是你所有朋友圈的事情,因为你创业必将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如果他们不理解不支持你是孤掌难鸣。坚持不多久就会放弃。

  

所谓实力,不仅指你的经济实力,也包括你的经商实力。看过、读过、学习过很多创业方面的资讯、信息、经验并不代表你就可以去创业了。在创业之前,要重新评估一下你自己,总结一下自己的优缺点,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在创业的道路上既不要看轻自己,也不要抬高自己。一句话,就是要对自己正确定位!人的商业智商和创业潜能是可以被激发和提高的相当一部分的小本经营者经过了许多年还是做什么都不成功,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对自己的实力没有正确评估,定位错误!

  

一旦发现错误,马上纠正还不算晚,你所要做的就是,苦练基本功、逐渐积累经验和财富。切记:盲目羡慕别人是没有用的!要成功,就要想办法尽快的用各种商业实践活动的真实历练来形成一套只适合你自己的专用经验和思维模式。

  

投入到市场的大潮中,你就会发现:创业并非像你想的那样难,如果你还不会走,就想跑,那势必会摔跟头。但是如果勤加练习,通过平时点滴的锻炼积累,能够在商战中走稳走好,并且已经能够在商海中奔跑了,那么你想跑多远就可以跑多远!

  

经营项目的选择是每个创业者都要首要考虑的问题,但是对于小本经营者,由于资金的限制,很多项目是无法尝试的,只能从可以选择的若干个方面来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对于小型投资者,他们更合适那些具有低投入、较高回报、低风险等特点的项目。如女性用品或者婴儿用品就可以作为这些小型的投资者优先考虑的项目。

  

以女性饰品的经营为例,在当前女性经济独立的社会大环境下,女性对于美的追求可以说达到了空前高涨的形式。中国饰品需求量的旺盛,加上消费群体的庞大,使得饰品行业极具开发价值。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立的思想的具备,现代女孩子已不再盲从于满街都是几元一件的小饰品,而更多的追求唯一,追求个性。但是,中等阶层的收入,又让她们对那些昂贵的高档珠宝饰品望而生畏。

  

正如专家所言,这一切为我们带来一个富有潜力的市场:中档饰品市场正是我们要挖掘的宝藏。从低档小饰品的发展来看,我们深刻领会到的是:要进入一个产业,就要从最初的幼稚期进入,才能在最短的时间赢得最大的利润,最好是在某一既有市场中开拓一个新的领域,这样风险最小,同时利润最大。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国内中档饰品市场前景向好,正是既有市场中的一个崭新的领域!正是我们进入的最佳时期。

  

另外,选择加盟一个比较成熟的品牌,是小本经营者创业一个不错的选择!销售价格定位于几元到一百多元,来自英国的乔伊丝饰品在中国中档饰品市场的成功就是这一发展趋势的有力印证。敏锐察觉到中国市场消费者对于美的追求日益提升,国际著名品牌乔伊丝饰品登陆中国市场并推出风行欧美的连锁加盟经营模式——乔伊丝饰品连锁加盟体系,以其国际化背景、先进的管理模式,富于创新的管理团队,引领时尚前沿但价格却并不高的产品,对流行趋势的精准把握,为中国地区的加盟创业者构建了一个坚实的事业发展平台,同时给中国热爱时尚的年轻女性带来充满活力与自由的生活方式。在品牌和加盟店的经营支持方面,乔伊丝饰品依托国际大品牌优势,以及丰富全面的品牌管理和专业的营销实战经验,对加盟店实施物流配送统一化、店面设计时尚化、员工培训专业化,为加盟商提供强有力的扶持,充分保证加盟商实现顺利入门和盈利。

  

总的说来,饰品市场是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市场,一个具有巨大消费潜力的市场;而中档饰品市场,则是这广阔市场中最年轻、最有生机、最合乎潮流、最引人入胜、充满无数商机的市场。投身中档饰品市场,我们有理由相信,你就会成为中国未来饰品行业的大赢家。

  

经营项目确定了,店址选好了,当你的店在一片鞭炮声中开张后,千万不要以为万事大吉了,你就只等着坐着数钱了,一切的繁忙和忙碌才刚刚开始!你要做的是:

  

(1)搜罗各种新奇时尚卖点产品的货源资讯,可以将你感兴趣的产品资讯统统储存起来,结合市场需求再慢慢分析。

  

(2)分析市场状况,确定你认为最有卖点的一类或若干类商品,同供应商进行洽谈,选择供应商的环节很重要,在刚开始可以像不同的进货商进货,但是为了长久的发展,尽量同一个或者几个你认为合适的供货商保持长期的业务往来,在进货的时候,要严把质量关,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一些新奇时尚的货物。但是时尚特色的产品是把双刃剑,很多所谓的时尚特色产品是只有看点而没有卖点,进了这种产品只能加大产品的积压。因此,在进货时,一定要准确把握货物的质量、式样和数量。如果创业者本身对货物的选择一窍不通,也没有相关的门路,那么还是建议选择加盟创业的方式,以充分利用加盟总部提供的货物退换等方面的便利和支持。

  

(3)进货后,要加大产品的宣传力度,采取发传单、打广告等适当的方式对产品进行宣传。销售时,要有所侧重,主打某一类或某几类产品,凸显店里的特色!特别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什么产品都不要压货,宁可卖断货,也不要贪大压货,造成资金积压。

  

正所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创业的道路上也没有捷径而言,如果你想在创业的过程中取得成功,真正需要的还是务实和努力。切记:在创业的初期,能多赚钱当然好,但是一开始赚不到钱也不用着急,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一旦你对行业有了一定的了解,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那么你就有了下一步发展的基础。

  

三,限制企业发展的“六大”瓶颈。

  

对于那些怀揣着创业梦想的小本经营者而言,只要你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创业方式,用心去做,你一定会取得最终的成功!

  

在中国企业界,有这么一句话,说大企业长不了,小企业长不大,道出了中国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普遍遭遇到的“通病”,而反观西方国家的一些企业,从做快餐的麦当劳、肯德基,到做饮品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都已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那么,中国的中小企业为何做不大,或者说,为何做大了却长不了呢?笔者认为,除了企业的外部诸因素外,这主要是中国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如下限制企业发展的“六大”瓶颈。

  

瓶颈一:目光短浅,缺乏战略眼光。这是目前大多数中国中小企业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由于现在市场竞争的加剧,很多企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战略规划,生存的危机又迫使一些企业铤而走险,不惜以牺牲产品质量,过分“透支”企业信誉为代价,到头来,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害人又害己。

  

笔者曾经接触过这么一个企业,该公司以生产饮品及方便食品为主,按理说,建厂已逾20年,应该会有更好的发展,可实际上则不然,由于企业的产品没有特色,价位高不成低不就,淡季疯狂压价,没有利润,一到旺季,产品走势稍好,就开始偷工减料,抬高价格,造成很多的“一锤子”买卖,再加上售后服务不力,在市场上,只要一提起该厂家,大部分经销商直摇头,说该厂家不敢恭维,以至公司“臭名远扬”,销售连年下滑,现在已朝不保夕,岌岌可危。可有趣的是,同为该市的另一啤酒企业,建厂年数同该公司差不多,但由于产品质量稳定,企业信誉佳,已经发展成为拥有11家分公司,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企业集团。相比之下,让人惋惜。

  

瓶颈二:有“法”不依,管理混乱。《细节决定成败》一书现在非常畅销,书中就说中国的企业内部制度不可谓不多,有些企业的规章条文也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但真正能够认真执行的又有几条,挂在墙面上的多,落实执行的少,有的企业更是“一支笔,一言堂”。这就造成一些中小企业也包括一些大型企业内部管理的混乱,混乱的结果是人浮于事,各种潜在的危机随时都可能爆发。

  

国内的一家糖酒周刊曾报道一大型食品企业,由于内部管理的混乱,以及下情不能及时上传,信息不畅,造成克扣或截留经销商的返利政策,欺上瞒下,贪污受贿,虚报费用等不良现象的盛行,严重败坏了企业的声誉,经销商怨声载道,纷纷向有关媒体投诉,造成了企业生存的危机。

  

笔者的一个朋友在一家中型企业任职,这个企业就严重存在“有法不依”现象,各种制度如同虚设,全凭老总一人说了算,答应经销商的政策及营销人员的薪资制度朝令夕改,营销员牢骚满腹,背后评价老总“说了不算,算了不说”,这种“人治”的做法,让企业的管理一片混乱,公司人员全都看着老板的意思行事,公司高层倍受蒙蔽,企业发展也举步微艰。

  

瓶颈三:大材小用,小材大用,知人不善任。这是目前中国中小企业老板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不能真正发挥作用的症结所在。

  

A君能力超群,但就是不会与上司及公司领导处关系,结果在当地还算可以的B企业工作了5年迟迟得不到重用,最后,不得不含恨遗憾地离开公司,到另外一家公司担当了要职。相反,C君虽能力不足,但见风使舵,左右逢源,深得领导赏识,最后做到了副总的位置,但由于能力有限,分管的工作毫无起色。但由于他的“特长”,却依然在企业“招摇过市”,“风光无限”。

  

还有一些中小企业,产值做不上去,便不加分析,认为内部缺乏人才,抱着“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思想,高薪聘请一些人士,请来的人员也不乏一些“高人”,能很快扭转局面,但大多数却是,由于“外来的和尚”一旦环境变了,便“水土不服”,或者是照抄照搬,不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到头来却是将企业引入了歧途。其实,企业的老板们根本就不清楚,有时企业真正的人才就潜藏在企业的内部,只不过没有能够发现的“伯乐”而已。笔者认识的一个朋友,曾是一家公司的司机,在企业生死存亡之际,他“挺身而出”,接手了企业,不出几年光景,就把企业打理的红红火火,一年一个台阶,成为了省里的重点企业。这不能不说是对“企业内部无人才论”的绝大讽刺。

  

瓶颈四:缺乏审计成本意识,绩效管理跟不上。现在中国的很多中小企业,都缺乏审计及成本意识,绩效管理差,企业月度、年度赢利或亏损多少,都不很明了,“迷迷糊糊”过日子,此行为的直接结果就是造成浪费现象严重,帐目混乱,企业的发展缺乏内在驱动力。

  

笔者几年前服务过的一家股票上市企业,曾经在一些省会城市设立分公司,运作几年了,分公司一直亏损,每月销售额抵不上发工资的钱,并且浪费严重,促销品,广宣品随意都可领出来,工资发放也很随意,体现不出多劳多得,缺乏相应的晋升激励、绩效管理及竞争机制,用分公司经理的话说,企业上市了,“圈”了一个多亿,钱多的不知道如何花了。如此没有核算及成本意识,企业怎么会发展。果然不出所料,前不久到济南出差,恰巧碰到以前的分公司经理,谈到那家公司,已经到了山穷水尽快要“牺牲”的地步了,而他,也早已离开了那家公司。

  

瓶颈五:闭门造车,公司策略缺乏可操作性。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严重存在“想当然”现象,很多策略不是建立在科学的市场调研基础上,而是随心所欲。公司领导往办公室一坐,几个人一商量,不管可行不可行,便计划生产什么产品,定出什么营销规划或政策,结果,一到市场上,不适销对路,或制定的政策不切合实际,结果造成很多资源的浪费。

  

一个做企业的老板曾向我诉苦,说该公司由于更换了几任营销总监,每个总监上任,不管三七二十一,都要开发一系列的产品,以显示自己的思路,但由于缺乏市场论证,造成产品销不出去,大批量的包材积压,致使流动资金周转不灵,企业陷入困境。

  

瓶颈六:定位不准,四处出击,造成企业“虚空”。现在很多中小企业,在对自己的品牌及企业定位上,存在误差。明明是小企业,却偏偏“以小充大”,看到其他企业打广告,做出了业绩,就自己也赶快打广告,结果,由于产品的铺货率及相应的管理没有跟上,造成广告“空投”,白白浪费了资源。再一点就是,不能有效的集中资源,攻其一点,做大做强,而是四处出击,结果往往是“四处碰壁”,效果出不来,市场平平淡淡,致使企业发展没有后劲,甚至面临倒闭破产边缘。

  

郑州曾有一家大型零售企业,十几年前曾是郑州人的骄傲,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达到了最大化。结果,由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便开始盲目扩张,四处“跑马圈地”,设立分店,好景不长,便因为分店“不识时局”,而亏损严重。最后落了个债主盈门,“家徒四壁”,商标险被拍卖的结局。

  

因为酿酒企业均具备了高现金流和低负债的优质财务基本面,这样的行业在A股属于稀缺资产。

  

2013年的啤酒产量最高峰达到4982.79万千升,从2014年开始下滑,直到去年才开始企稳。

  

啤酒短期最大的问题是疫情影响。

  

因为疫情原因,夜店经济下滑导致啤酒整个行业销量下滑,品牌越高端下滑的就越明显。

  

行业龙头的百威英博前三季度亏了8.6亿美元,百威亚太营收下滑17.7%。

  

国内疫情控制的比较好,啤酒的销量在二季度之后就已经复苏了,百威亚太地区的业绩也是盈利的。

  

啤酒长期最大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我觉得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其实不是问题,老龄化这个问题对各行各业来说都可以是问题,但这是一个很长期的问题,3-5年几乎看不到影响。

  

啤酒的消费年龄结构在15至65岁之间,国内人均啤酒量33升,美国人均是76升,全球人均36升。

  

按照500毫升一瓶来计算的话,人均差不多是60瓶左右。

  

各家啤酒厂一年要卖掉多少啤酒?

  

全球最大的啤酒厂是百威,业务遍布全世界,所以百威的销量也超过了整个中国的消费量。单看亚太地区,百威的销量是931.68万千升。

  

国内的第一是华润,第二是青岛,第三是燕京。

  

啤酒厂未来最重要的看点是什么?

  

这是所有啤酒厂未来5年的发展战略,近几年,几乎所有啤酒厂都在调整产品结构推出高端系列。

  

争夺份额打价格战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国内前五大啤酒厂的市占率已经超过80%,份额稳定,该考虑赚钱了。

  

十四五规划提出2035年中国人均GDP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019年人均GDP现价是10262美元,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是15000至20000美元。

  

这就意味着人均收入增长还要翻翻。

  

而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物价也会涨,国内啤酒吨价也会跟着上涨。

  

2019年,我国啤酒零售吨价为1.42万元/吨,欧美日韩等市场的吨价在2.42万元/吨至4.87万元/吨之间。

  

欧美价格是中国市场的1.7倍至3.4倍。

  

2019年,中国啤酒消费结构分别为高端11%、中端23%和低端66%,欧美日韩高端消费高达40%。

  

国内高端市场份额近一半在百威手里,现在市面上看到的高端啤酒品牌几乎都是百威旗下。

  

百威全球化最关键的策略就是并购,每进入一个国家就先收购一家当地的啤酒厂。

  

1997年至今,百威先后入股南京金陵啤酒厂、珠江啤酒、哈尔滨啤酒、浙江开开、河南维雪等。

  

国内啤酒厂过去的策略也是并购,最终的赢家是华润、青岛、燕京和重庆。

  

比较遗憾的是,国内啤酒厂一直在打价格战,导致现在品牌提价困难。

  

现在国内啤酒厂也在拥抱海外啤酒品牌合力打造高端,嘉士伯联手重庆啤酒,华润收购喜力,百威也搞了几十个海外品牌来国内。

  

机构更爱白酒是因为白酒的毛利率比啤酒更高,啤酒毛利率最高的百威也就57%的毛利,白酒茅台毛利超过90%。

  

白酒近五年来业绩稳健增长的核心因素是什么?

  

2013年至2014年,因为"不可细说的原因"白酒遭遇了行业寒冬,除茅台以外,大部分酒企的营收和利润都下滑了。

  

五粮液在2014年还下调了出厂价和终端零售价格,那时候的五粮液价格只有不到800元。

  

泸州老窖将1573的零售价直接从1500多元降到了700多元,这几年差不多已经涨回来了。

  

消费股从2016年到现在最大的推动逻辑是消费升级,说直白点就是产品涨价。

  

啤酒应该是消费升级最后的一个涨价品类,上游的麦芽、纸箱和酒瓶子都在涨价。

欧美啤酒行业发展(欧美啤酒行业发展趋势)


复制成功